![]() |
![]() |
|
淨律寺 | 法寶專區 | ![]() |
淨律學佛院 | 淨律寺兒童教育 | 導師法語 | 淨律寺巡禮 | 相關網站 |
|
淨律教育學會 上照下因老和尚兒童讀經班教法紀要 壹、讀經班緣起: 眾生習氣隨其過去生業力及現世依報環境所感,故有千差萬別之類。因此佛陀為教化眾生歸於正道,特開設八萬四千法門,以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種不同的習氣。而師父他老人家深感末法眾生因受業報及外在物質欲望影響的結果,幾乎已達人心昏黯及道德沉淪的地步。面對這種日益嚴重的現象,老和尚特發慈悲心,依循佛陀教法,以一步一腳印及默默耕耘的方式,推動自利利他的事業。希望能在黑暗中點燃一絲光明,並藉由燈燈相傳以扭轉頹勢。 然而師父認為欲提振人心、改善道德觀念,除從教育著手外別無他法。而教育則以向下紮根的幼兒教育為當務之急。因此老和尚積極推動全省兒童讀經教育;一方面鼓勵發心人士多利用自家空間成立兒童讀經班,並擴及坊間托兒所及安親班,亦加入推動兒童讀經的行列。另一方面則研訂多種兒童教學教材及方法,隨時觀察因緣修正,希望能將正確的道德觀念及行為模式,適時融入教學之中,並配合佛力加持消除業障,讓整體教學成效能發揮到最大的作用。 這十幾年一路走來,目前兒童讀經班已遍及全省各縣市約有50班之多,其間經歷各種考驗及困境無數,但是老和尚始終秉持最初發心的理念,堅持到底,並帶領一群發心居士大德披荊斬棘來努力成就自利利他的事業,以累積往生資糧,所以師父他老人家常說:「這麼好的事不做,要等待何時?...自已好好想,世間人多注重現實利益,但是現實利益都是生滅法」…,教人不厭,誨人不倦。 老和尚推動兒童讀經班之目的與教法大綱可以歸納如下:
一、目的:以佛法及人格教育為根本之真心教育。令小菩薩在成長過程中,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而達到個人快樂,在家庭、學校中都能快樂學習,為國家社會培養優秀人才。 老和尚以「佛的知見」為知見,其真心教育之四大綱要,如同汽車的四輪缺一不可;而培福養慧的方法,亦如同鳥的雙翼。實在是過去祖師所傳承與當代高僧理念一致,是現今社會最契機契理之教育方式。 貳、教法解說: 師父他老人家推動兒童讀經的教學方法與坊間兒童讀經班背誦弟子規或四書五經的方式不同,師父認為坊間的讀經班只著重在書本文字上的記憶,這跟學校上課沒有兩樣,只是要求成績數字好看而已,要能真正改變兒童觀念行為才是重點,而師父要求要兒童讀經教育應將孝順父母、尊敬師長、深信因果、恭敬三寶等四大綱要落實在教學中,並真正實踐在日常生活上,才能改正幼童不好的習慣及觀念,然而前面說過眾生習氣千差萬別,而小菩薩也是一樣,每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成長過程和受教環境,當然也薰習了許多不一樣的習氣,要如何在同一時間及同一地點調教不同習氣的小菩薩,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所以師父常說:「法無定法,契機者是 …」。 而師父有恐發心教學的老師及幹部仍無法體會及運用,特親自至各讀經班示範帶領各種教學方法及技巧,經歸納約可分為下列幾大類: 一、消業法:藉由佛菩薩慈悲願力的加持,迅速有效地消除學員累世業障習氣。所謂:「業障消智慧長,修德有功、性德方顯」。
1、拜佛: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句福增無量 二、專注法:藉由各種算數目(避免有口無心)及說故事問答的方式,來要求小菩薩上課專注,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散心雜話難有成就」。
1、念佛算數目: 2、持咒數數目:老師敲木魚,小菩薩持咒數次數,老師木魚隨時停板,問每位小菩薩持咒次數,小菩薩立即回答…凡心不專注者則必定無法數出正確數目。 3、敲木魚做動作:老師先說明木魚敲幾聲應做什麼動作(約略3至5種不等),然後小菩薩依老師變化的木魚聲數做出正確的動作,以訓練專注力及反應力。 4、說故事問答:老師講一段孝順或勵志小品故事,小菩薩專心聽講,同時老師觀察如有不專心的學生(頭或身體晃動、昏沈或眼神不集中、心不在焉者),立即點名上台從頭複講老師所說故事,凡無法複講者,則請至課堂後面拜佛消業,以提振精神。 三、定力法:培養小菩薩穩定安靜的個性,以降伏毛躁好動的舉止,進而因定發慧。定力夠專注力一定夠,上課專心課業成績一定好,這是很明顯的道理。 1、打坐止靜:要求坐姿正確,默念佛號,身體不可彎腰駝背,不可亂動,單盤或雙盤均可,並以眼觀鼻鼻觀心,約5至15分鐘不等(老師會依當時大家打坐情況而定),讓小菩薩心能收攝不要打妄想,念頭專注在佛號上,以培養定力,而下坐時要先用手掌搓搓臉、手臂、大腿、頸部柔軟後才起坐…。 四、忍辱法:現代父母生小孩少,外加經濟環境充裕,對孩子寵愛有加,不忍適時管教處罰,以致在外(或在校)稍與他人(或同學)碰觸或言語不合即拳腳相向,彼此傷害釀成大禍,時有耳聞。 師父總是視小菩薩的情況,採適當的方法,以提升小菩薩的忍辱能力及抗壓力,如此小菩薩爾後遇到挫折比較不會起暴躁心,報復心… 五、善念法:養成小菩薩時時心存善念,孝順父母、恭敬師長、友愛兄弟姐妹。 1、孝親:每次小菩薩表現優良或通過測驗時,老師均會發給小小獎品。如糖果等以作為鼓勵,但小菩薩領受獎品時,均要先供養父母後自已再受用,提醒小菩薩時時刻刻不忘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2、回向:因為師父純以佛法融入兒童讀經教學中,所以小菩薩每次到讀經班上課均可獲得殊勝的功德利益,為增長小菩薩慈悲心及布施心,於課程結束時老師會引導小菩薩唱誦回向文,讓一切眾生也都能同沾法益、離苦得樂。 再唱一段班歌:「爸爸好!媽媽好!哥哥好!姊姊好!弟弟好!妹妹好!通通好!你好!我好!他好好好… 。」,希望小菩薩下課回家能隨時心存善念,說好話,做好事,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 總而言之,不好的習氣對幼童而言尚不深,定有改正希望,所以師父常說:「江山難改,但習氣可移」。只要老師及家長的管教能相互配合,持之以恆,幼童習氣是很容易導正的,讓我們一起同心合力必可眾志成城。 |
地址:南投縣鹿谷鄉初鄉村中村巷廿七之二號 電話:049-2754356 傳真:049-2750573 |